调整顶层角块朝向
在前面的章节中,我们一般都是在角块移动过程中兼顾朝向的调整,但有时我们也会遇到顶层所剩下的角块位置正确但朝向错误的情况。
如图1-1所示,顶层还剩下红绿白角块和橙绿白角块尚未还原,这两个角块的位置已经正确了,但朝向却是错误的。如果按照前面章节所介绍的方法通过两次换角进行还原,那么将不得不借助较为繁琐的角块朝向补偿法。事实上由于目前底层缺角位置的角块已经正确归位,无需对它再多加关注。我们完全可以另择蹊径,分别将顶层两个角块逐个带回底层缺角位置,再重新以正确的朝向推上去。我们注意到,前面章节所介绍的换角法实际上分为两段操作,前半段操作是将位于底层缺角位置的角块推上顶层,而后半段操作则是将顶层角块带回底层。因此我们可以借用换角法的后半段操作,将红绿白角块先带回底层。考虑到使红绿白角块回底层的朝向更有利于还原,我们选择以逆转底面开始的换角法后半段操作,即先逆转右面(图1-2),将红绿白角块带回底层缺角位置;再逆转底面(图1-3),将红绿白角块推开避让;然后顺转右面复原(图1-4);最后顺转底面(图1-5),使红绿白角块回到底层缺角位置。
原始状态 | R' | D' | R | D |
图1-1 | 图1-2 | 图1-3 | 图1-4 | 图1-5 |
接下来就可以使用另一种换角法的前半段操作,将红绿白角块以新的朝向重新推上顶层。即先逆转右面(图1-6),将目标位置送至底层;再逆转底面(图1-7),红绿白角块正好替换入目标位置;最后顺转右面复原(图1-8),将红绿白角块重新推上顶层,其朝向也已调整正确。
R' | D' | R |
图1-6 | 图1-7 | 图1-8 |
这时的魔方看上去有点错乱,不过我们可以沿用“互逆”操作的还原思路,按照前阶段操作的步骤顺序再逆向操作一次,就能摆脱错乱状态,而且正好可以调整另一个朝向相反的角块。我们先逆转顶面(图1-9),将橙绿白角块对准底层缺角位置;再逆转右面(图1-10)、顺转底面(图1-11)、顺转右面(图1-12),将橙绿白角块带回底层缺角位置;这其实就是刚才换角法所延续的后半段操作。
U' | R' | D | R |
图1-9 | 图1-10 | 图1-11 | 图1-12 |
然后逆转底面(图1-13)、逆转右面(图1-14)、顺转底面(图1-15)、顺转右面(图1-16),将橙绿白角块重新推上顶层,其朝向也已调整正确;这其实也是开头所使用换角法的前半段操作。
D' | R' | D | R | 动画演示 |
图1-13 | 图1-14 | 图1-15 | 图1-16 | 图1-17 |
我们通过混用两种适用不同朝向的换角法,就达到了单独调整顶层角块朝向的目的。
图2-1所示的朝向情况与图1-1正好相反,我们只要将上面所介绍的步骤顺序前后两个阶段进行互换,就能将两个角块的朝向调整正确。这里只给出简单示意(图2-2~图2-6),具体过程不再赘述。
原始状态 | R' D R | D' R' D R | U' | R' D' R D | R' D' R | 动画演示 |
… |
… |
… |
… |
|||
图2-1 | 图2-2 | 图2-3 | 图2-4 | 图2-5 | 图2-6 | 图2-7 |
这两种转角法写成公式如下:
(R' D' R D) (R' D' R) Ux (R' D R) (D' R' D R)
(R' D R) (D' R' D R) Ux (R' D' R D) (R' D' R)
其中Ux表示将顶面转动某个角度,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将其替换为U、U'或U²。